2月20日,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茶文化國際交流委員會2025年度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廣州市文化館召開。會議圍繞年度重點工作與規劃項目進行了全面部署,為推動構建茶文旅生態圈、打造具有當代性和國際性的城市IP、促進海絲茶路文化傳承與發展夯實了發展路徑,為助力茶文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實現創新與突破,邁出了全新的一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管一級調研員陳宏、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公共服務處處長李懷恩、廣州市文化館館長董敏、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操君喜、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劉少群、廣州茶文化促進會會長黃波、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冰、廣州普洱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冼兆芬、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鋼、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廣韜、廣州市瑞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連俊江、廣州春光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小勤、江門新會潤元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江山、廣州翁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翁惠璇、深圳市喜悅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育金等出席會議。
會議由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茶文化國際交流委員會秘書長黃波主持,他首先匯報了茶委會近期走訪調研的工作成果和年度工作籌備情況,并簡要介紹了各項會議議程。
廣州市文化館館長董敏首先介紹2025年“茶味中國”全民茶生活行動計劃。她指出,該計劃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和茶文化轉型升級為主線,以“茶味中國全民茶生活行動”為載體,共規劃4-11月期間實施十大重點工程,充分發揮廣州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優勢,廣泛應用數字化技術助力茶文化推廣與產業發展,整合各方資源,目的是實現提升市民的茶文化素養與參與度,推動茶文化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推動茶產業及相關配套產業協同發展,初步構建具有廣州特色的茶文化產業生態圈與價值鏈的目標。
茶文旅創新創意中心策劃人鄭松濤、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茶委會副秘書長卜樂分別對茶文旅創新創意中心項目策劃案進行闡述。他們提出“茶文化讓世界愛上中國”的理念和廣式早茶IP孵化計劃,擬通過特色餐飲文化輻射帶動茶旅融合,強調聚焦廣式早茶這一特色,實現單點突破,進而帶動茶文旅產業發展,探索打造茶文旅城市IP的新路徑。同時他們還介紹了“廣茶匯”和“廣茶會”兩大新概念,“廣茶匯”聯動IP、平臺、標準、超市,期待打造中國茶文旅第一IP;“廣茶會”通過一條主線、兩個重點和三個傳播,期望搭建鏈接多方的平臺,統籌創作者、市民、政府、粵港澳青年、商家平臺等資源,實現茶文化的國際傳播、產業聯動、智能賦能、灣區青年茶創孵化機制建立和城市品牌打造。
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茶委會副秘書長連宗豪、海絲茶路文化研究中心策劃人黃俊作海絲茶路文化研究中心項目策劃案報告。連宗豪副秘書長首先匯報了海絲茶路文化研究中心自授牌后在學術研究、宣傳報道、文化出海、資源鏈接、“海絲茶會”品牌活動等工作成果及未來規劃。隨后,黃俊委員分享了“海絲茶路·和文化2025系列活動”,指出在東方文化蓬勃發展的當下,中國茶文化應明確自身定位,以“茶和世界”為切入點,探尋走向世界的路徑,強調“和”文化是核心,可圍繞此從展覽、茶會和課程方面開展工作,注重場景規劃、人物展品、專欄專題和活動打造,融合多種元素展現中國文化,圍繞茶文化核心開發系列課程,助力個人修養提升和企業發展。此外,他還提到要借助媒體等力量,做好內容傳播,通過這些舉措推動海絲茶文化傳承與發展。
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茶委會主任委員、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廣韜作“茶味中國”全民茶生活巡展策劃案介紹。他指出,當前茶行業在面臨結構性挑戰的同時,亦迎來電影票房突圍、政策扶持深化、文化消費升級等利好消息。巡展計劃通過三大創新舉措激活產業動能:一是延伸廣州國際茶文化節時空維度,將原有時段拓展為貫穿全年的系列文化活動,重點打造5月21日"國際茶日"全國聯動項目;二是構建"三位一體"體驗矩陣,設置文化展示、體驗品鑒、講座交流三大功能區域,系統呈現年份茶典藏、茶品牌矩陣、非遺制茶技藝等七大主題板塊;三是推出"茶旅融合"示范工程,首發團將于5月21日啟程,串聯廣州與茶產區形成樣板線路。他強調,目前已開展場地挑選、線路打造及“茶味中國”茶文化巡展規劃設計工作,誠邀茶企、文化機構及科研單位共建產業生態,共同維護健康的產業市場。
在自由發言環節,與會代表就茶文化發展提出多項建設性意見。漫物記創始人馮漫宇建議方案落地需建立專業對接團隊,確保實施效果;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冰建議制定明確的茶文化發展口號與三年行動計劃;廣東省普洱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冼兆芬指出活動應更接地氣,避免空泛設想;逸品茶友會創始人楊研書提議明確委員職責分工,建立工作考核機制;不下山品牌創始人陳立山建議將花道文化與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廣州特色茶美學IP;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操君喜強調科技賦能茶文化的重要性;《茶道新生活》創辦人吳垠提出"產品+文化+場景"的融合發展模式,推動茶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應通過系統規劃和資源整合,推動茶文化創新發展。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公共服務處處長李懷恩作會議總結。他強調,當前茶行業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需抓住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應對茶行業所面臨的產能過剩、內需不足等挑戰。應借鑒當前國潮文化產品的成功案例,集中行業力量創造新消費場景,從跟隨市場轉向創造市場,推動茶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動茶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茶文旅的深切融合。李懷恩處長表示,未來將在文化空間、人力資源、平臺建設、智力支撐等方面提供支持,整合全市多個公共文化空間資源,推動茶文化普及與宣傳,推動茶文化進企業、進社區,并利用機場貴賓廳、高鐵貴賓廳等對外窗口,展示茶文化產品,提升中國茶文化國際影響力。
本次會議為茶文化國際交流委員會2025年的工作落實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識,提升了士氣。與會各委員紛紛表示,新的一年里,將根據自身在委員會中的定位與職責,群策群力,共同推動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實現茶文化與產業的有機結合,推動中國茶文化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來源:中國群眾文化學會茶文化國際交流委員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