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茶業行業協會會長官文武說,英德市現在紅茶的文化和產業現狀,未來應該注重于公眾品牌的影響力提上去,產業才會更快的發展,同時要茶文化要與教育文化輸出以及研發新產品上接軌。茶在于體驗生活。
佛山市茶葉流通協協會長何銘榮說,佛山的茶業深受廣府文化等的影響,才造就了獨特的嶺南茶。未來的茶葉要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必須從品質方面的創新以及把握新機遇,要利用互聯網線上線下結合,拓展年輕人的消費習性,表達了對未來開放共融的發展傳統的、健康的茶葉的期待。

惠州茶文化促進會會長丘燕倫說,宋代點茶文化傳承大有可為, 未來的灣區在如何促進茶消費茶消耗仍是一大值得思考的問題。
清遠清新區石潭蒲坑茶協會會長李毅說,英德市緊緊圍繞打造英德紅茶百億農業產業目標,努力做好茶葉,擴大茶產業產能,增加茶產業附加值,推動茶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茶動力”,歡迎茶友來清遠喝茶。

國際普洱茶協會秘書長郭炎泉說,協會創立的初衷是對普洱茶的情懷,中國香港依然是茶葉進口大地,這里不制茶但是百年來的地理位置構成了香港商機和購物天堂之地,未來的茶企業發展要走向工業化和多元化。

福建龍巖海峽兩岸茶葉交流協會會長謝細忠說,龍巖作為福建省茶葉的重要產區之一,茶文化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既往以來龍巖就開始種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茶葉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經過千百年的發展,龍巖茶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種和制作工藝,成為了中國茶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在這里不愁銷。

福建漳平市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建潮說,個人做茶多年經茶葉在于品質和管理,以漳平的水仙茶為例,是其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了漳平水仙茶獨特的品質。水仙茶香氣清高幽長,具有如蘭氣質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細潤,鮮靈活潑,它的口味是能暢銷于閩西各地及廣東、廈門一帶,遠銷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原因之外,同時也離不開對制茶的自信。
中山市茶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順南說,茶作為與美好生活相關聯的物品,開拓好年輕人的市場,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已經成為了喝茶的專家,茶企要提高口味,擴大茶業的市場。
湛江市茶葉協會會長代表李瑜述說了烏龍茶在湛江廉江的經典現狀,表示歡迎各位茶商與廉江烏龍茶合作交流。
江門市茶葉協協會會長梁振盛委托秘書長黎統生談到,尋找國際化的味蕾,答案竟在喜茶“故鄉”江門,喜茶的走向全世界也是江門茶業的創新更是傳承,歡迎茶友來江門飲茶。

中山市茶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陳燦杰說,“茶為國飲”是孫中山提到的,讓品茶走入中國文化,要有依據的傳承下去。過去與現在的買茶方式由“一噸”到“一泡”的變化也體現了茶業趨勢變化,茶要走進學校,走進鄉村 走進基層,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藥物,茶要安全且舒服。
潮州茶產業促進會秘書長謝衛歆說, 作為茶商跟要高度重視高端茶等不同茶種的的路線,同時要重視招商引資。歡迎各位來潮州考察和交流,攜手并進。

廣州市海珠區茶文化促進會會長柯澤云說,現在茶行業要做兩件事:搭建互聯網平臺,以及要認清茶是飲料而不是藥物,讓更多的茶友喝到好喝且適宜的茶就夠了。

東莞市茶葉協會主席盧樹勛說,東莞從以前以普洱一家獨大,變化到現在多元化的茶產業,有白茶等的引入,才不斷完善了東莞的茶業市場,多元化的傳播是茶文化作為一項重要關鍵之路。

來自澳門的澳門茶業商會副理事長馬有殷表示參與這次活動很有意義。

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廣韜最后表示,在座的大家,交流分享就是傳播茶文化,都在為茶文化的傳播作出貢獻。這次廣州茶博會有兩大震撼 ,一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時尚感,時尚很重要,古老的茶也可以變得時尚,第二次震撼是茶博會期間感受到關心茶發展的年輕人數量占比慢慢變多,猶如看見茶業的春天。

灣區茶產業會長聯席會議創辦于2021年,第一屆2021年11月25日廣州舉辦,主題為“共襄灣區茶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第二屆2022年6月10日在中山舉辦,主題為“茶為國飲,偉人故里話商機-灣區大市場與茶產業發展新機遇”。第三屆2023年5月27日在廣州舉辦,主題為“灣區深度融合促發展”。到本屆主題“文化特色與消費趨勢”,灣區茶產業會長聯席會議,各地不斷加深交流,不斷融合,不斷助推茶產業發展與茶文化交流。